党史知识

讲党史、忆校史|贲长恩教授口述实录

  贲长恩,博士生导师,1929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德惠市人。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7年11月调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40年。相继兼任过大学校务、学术、学位、职称评审等多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问,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顾问、《解剖学报》《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解剖科学进展》《解剖学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等多种杂志的常务编委、编委和顾问。创办和主持《中国解剖学会会讯》,以及《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中医药信息》《中医药学报》的特聘编辑、专家、审稿人等。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解剖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二、三届)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等。

  贲长恩教授在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始终以中药对肝病和器官纤维化防治作用和中药性味归经的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获国家级及部局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0项,相继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编写教材及参考书39部,其中主编23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及科研进修生30人。

  贲长恩教授执教60年中,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由于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卓著,思维敏捷,治学严谨,富于开拓精神,先后荣获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7次,全国性学会和校级科技进步及优秀论文奖25次。曾荣获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医学教育奖”、北京市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图1:贲长恩教授部分著作及论文集

讲述实录

  2021年4月11日,贲长恩教授迎来他93岁寿辰。这位党龄和新中国同龄的老党员,讲述了自己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动人故事。

  1.光荣入党,不忘初心

  1929年4月11日,我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乡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父母都是纯朴的农民,勤劳善良,肯于吃苦,父亲除了干农活外,还经常外出做木工养活全家,母亲除了做家务劳动外还做一些家庭副业补贴家里生活。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很小就帮助家里干些农活,因家境不富裕不能同时供兄妹四人上学,为此家里人付出了很多辛苦和汗水。是父母赤诚的爱子心使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走上了求学的道路,我深深地感激抚育我成长的父母。

  1947-1948年,我就读于吉林省第一高级中学。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幸结识了几位思想进步的同学和老师。在他们的熏陶和启示下,同时亲眼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我逐渐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由于民族感和爱国心,我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吉北军区地下党外围组织”,接受党的教育和考验,为早日解放吉林,早日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于1949年7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1949年3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从苏联回国在视察中国医科大学时学校党委叫我参加保卫工作,看到了毛主席,我特别激动,心想我还是一名青年团员,党就这么信任我,就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早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2月,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从此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忠心耿耿地为党工作。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我参加革命70多年来一切工作的动力和准则,并将终生遵照执行。

图2:年过八旬的贲长恩夫妇重温入党誓词

  2.筚路蓝缕,开创学科

  我于1948年3月参军,加入东北军区后勤卫生部中国医科大学学习,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学完基础课不久,于1949年4月就由学生队调出分配到解剖学教研室任教。我虽然曾一心想作一名外科医生赴前线为伤病员服务,但我仍然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迈进了解剖学教研室,登上讲堂,开始了毕生的教学生涯。

  两年后,我被分配到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当助教。组织胚胎学对我来说又是一门新的专业,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虽然困难很大,但决心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利用一切时间学好这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完成好教学工作。

  1957年11月5日,我调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开始创建教研室,当时条件很差只有一间由厕所改造的12平米的空房子,上漏下湿、因陋就简。人员仅有我和周玉琳两个人,没有教具、模型、标本、显微镜等教学资源,没有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用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形容当年的境况是最贴切不过了!对于28岁刚升为讲师,工作经验又少的我来说,创建教研室是很艰辛和困难的。建组所需一切物质等都要自己去想办法或亲自采购,同时还得边教学边建设。除了编写教材之外,实验用具、实验材料、实验标本等也都要自己动手或求助于兄弟院校。经过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来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通过多种渠道引进组织学与胚胎学优秀人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购置教具和标本,亲自动手编写讲义和教辅书……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一个个成果赫然呈现。很快,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功能”“医用细胞学基础”“分子细胞学与疾病”“医学科研思路方法与程序”等多门大受全校师生喜爱的课程,“组织胚胎学”成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图3:初创时期的组织胚胎学教研室(1963年照):(左一贲长恩教授)

  教研室于1981年成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86年成为博士授权点的科室。于1994年确定为校级“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本人既是创始人又是学科带头人,1995年又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实验室”,199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认证的细胞生化实验室为“中医药科研三级(最高级,开放型)实验室”。为了适应科研发展的需要相继建立了组织化学、超薄切片、细胞培养、标本制作、精密仪器等七个实验室。因此,本教研室成为我校的先进科室和重点对外开放窗口,先后接待过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访或参观。

  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中国智慧,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深刻阐释其科学内涵是当代中医学人责无旁贷的任务和担当。我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但因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所限,无人指导,不懂得科研全过程是怎么回事,所以成果不大。我在建校之初就来到了北中医,客观条件不好没有关系,我和我的同事们承担着中医药学科现代化、科学化的使命,胸怀为祖国中医药教育事业贡献一切的决心,没抱怨、没退缩,默默地摸索和学习。

  直到1962年有幸迈进了北京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在我国著名的组织化学家李肇特教授指导下研修一年二个月,李教授把我领进了科学的殿堂,开阔了眼界,系统的学习了组织化学技术,科研思路方法,从而使我懂得并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恩师李肇特教授的执着探索,严谨的学风,寻根求底的科学态度及敏捷的科研思维,循循善诱的教诲精神使我终生受益,也是毕生科研生涯中遵循的准则。

  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我于1982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医科齿科大学难治疾病研究所研修一年,学习了电镜细胞化学、电镜放射自显影、免疫组织化学及无机离子的分析等先进技术,为以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培养指导研究生工作并为研究生开设“医用细胞学基础”和“分子细胞学与疾病”的课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2年底,学成回国后,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搭建起中国第一家肝脏组织化学研究室,开始探索中药归经的作用原理、中医血虚证和脾虚证的物质基础、中医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分子基础等中医药学尖端科学难题。几十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工作,始终以中药对肝病和器官纤维化防治机理的实验研究为主的科研方向,并开展中药性味归经理论探讨,自1985年以来先后获国家级和部局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0项,相继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所发表的《关于可地松对大鼠肝、脾作用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等几篇论文,已成为国内创建“中医阳虚证动物模型”的主要依据。还采用乙酰苯肼(Acetyle phenyl hydrazine, APH)创建了“中医血虚证实验动物模型,并对肝、脾组织学观察和血细胞化学研究”,深受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和赞许,并广泛加以推广应用,为深入探讨“中医阳虚证和血虚症”的机理研究开创了新路径和新思路。此外,还采用了多种方法创建和复制了一些实验动物模型。如用猪血清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该模型属国内首创,其成功率达到87.7%,结果可靠、稳定,对实验动物整体基本无损伤,被同行们广泛采用,反应良好。又如成功地创建了Wistar大鼠免疫性睾丸纤维化动物模型,直到1999年未见国内外有关建立的睾丸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报道,属于首创,同时又将免疫性睾丸炎动物模型成功率由77%提高到100%,该两个动物模型有着广泛的适用价值,为研究睾丸纤维化和男性不育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图4:贲长恩教授组织科研课题研讨(1986年照,左一为贲长恩教授)

  随着一系列科研成果的涌现,组织胚胎学实验室被认定为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三级(最高级、开放型)实验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成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和实验室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对外展示的“窗口”。

  科研过程中,我一贯坚持起点高、技术先进这一思路,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多种实验指标等方面,把形态学研究结果尽量变为定性、定位、定量,将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立体结构,使其科研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精准性、可信性和充分的说服力,为中医药防治肝病和器官纤维化提供了重要实验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继之,在原有中药抗器官纤维化所获得成果的基础上,相继由我的学生牛建昭教授进一步发扬光大,使该项目更加扩充深入、系统地向前发展。

图5:贲长恩教授和牛建昭教授的合影

  3.诲人不倦,桃李满园

  在执教70多年中,我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讲授《组织学与胚胎学》,为研究生创建并讲授《细胞亚微结构与功能》《医用细胞学基础》《分子细胞学与疾病》《医学科研思路方法》《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与科研程序》等课程。在7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实践,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资料、新进展、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讲给学生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具,深受学生们的好评和赞誉。学生们反应贲长恩老师讲课内容信息量大,新内容多,联系有关学科及国内外最新科学成果和进展,听起来过瘾!

  我于1978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198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到1999年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科研进修生30人。从1978年开始就为研究生创建了《医学科研全过程: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与程序》和《亚细胞微结构与功能-医用细胞学基础-分子细胞学与疾病》两门课程,相继为研究生编写了《细胞亚微结构和功能》《电镜细胞化学》《医用细胞学基础》《分子细胞学与疾病》《组织化学技术》《医学科研思路和方法》《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和中医药研究进展》《实用酶组织化学》《中医科研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与科研程序》《医学科研思路方法与程序》等教材和参考书。在教学工作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在研究生教学科研过程中提出了“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严密的方法”简称“三严”;“随机、齐同、纯化”的简称“三原则”;在学术论文讨论中引用文献的目的是为了“印证自己、衬托自己、突出自己”简称“三自原则”。我要求研究生要将这些原则贯彻科学研究全过程,这是必须遵守的科学规律。

  几十年来,我主编并参编教材和参考书39部,其中正式出版发行23部,内部印刷出版16部,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具体保障。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于1962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单位”和北京中医学院的“先进单位”,获得“教学成果优秀奖”“教研室人才培养和管理”一等奖。我本人也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医学教育奖”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4.老当益壮,奋斗一生

  我的离休生活是“离而不休”。我接受了学校研究生院的邀请,继续为全校研究生讲授“医学科研思路方法与程序”课;我也同意了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全体老师和研究生的挽留,继续指导教研室的教学、科研工作。几十年来我始终以室为家,从没给自己放过寒暑假,星期日也在教研室工作或学习。上下班的时间早来晚走更是常事,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做不完的事,总希望做得更多些、更好些,总是追求完美。我曾立下誓言要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决不食言,决不辜负60年来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虽然退休了,但是我的生活作息和以前也没什么分别,每天清晨走进基础医学院大楼;每天夜晚,基础医学院二楼东侧一间办公室的灯最后熄灭。我经常对青年老师们和研究生说,我每天上“四个班”,工作时间的上下午之外,早晨和晚上,才是不受干扰,沉浸于科研工作的黄金时间。年轻的同志们忙于教学和行政工作,只有在八小时之外拿出足够的时间投入科研,才能期待学术上有所成就。我是这样建议别人的,一辈子也是这样做的。看楼门的师傅喜欢不自觉地向路过的人介绍,“喏,瞧见没,亮着灯那间屋子是组胚贲老的办公室,自打我来这儿上班,贲老的规矩就没变过,早晨7点,晚上10点!”

  2008年后,由于搬家离学校较远,我不能像以前一样天天在办公室上“四个班”,但是我的清晨和夜晚工作可以在家进行,白天到学校查阅资料、上课、跟教研室的年轻老师们谈话交流,这样的“上班”生活又持续了十多年。

图6:贲长恩90岁高龄时仍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加入中国共产党70多年了,我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这是我一切工作中的动力和准则。这些年来我虽然在各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这都是由于党和人民对我的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如果没有党的抚育就没有我的今天,对于我的工作,党和人民也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永远不能忘记党的恩情,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党和人民。虽然进入耄耋之年,我还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保持革命晚节。

结  语

  结束访谈后,九十多岁的贲老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书房,书桌上摆放着摊开的书本,电脑屏幕上是贲老正在写作的文稿。我们在这间书房里看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依然奋进在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道路上。谈起那些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昨天”,贲老一次又一次的感叹着党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感叹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努力和付出,却很少提起自己的成就和奉献。谈到过往的荣誉,贲老轻描淡写,总是说“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肯定和鼓励”。可是谈起组胚教研室的未来,教学和科研的前景,他闪闪发亮的眼睛,兴致勃勃的语气,依然在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并且为了实现这样的明天,走过一个又一个奋斗的今天。

  贲老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叫“静习堂”。古语有: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日复一日的伏案工作,是那么规律又平凡。正是这份平淡、平静和平凡,编织起一位老共产党员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和坚守。这位耄耋老人,已经为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工作了70多年,他的从容低调,他的默默奉献,开创了北中医组胚科研教学的过往;他的言传身教,他的满园桃李,芬芳着北中医组胚科研教学的当下;他的谆谆教导,他的期待和憧憬,是我们新一代北中医人要努力去承担,去开拓的未来!

  访谈人:李健,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